1. 您好,歡迎來到 i 北方網官方網站!
        • 登陸企業郵局
        • 返回首頁
        • 加入收藏
        • 手機站
        ####.##.##
        i北方網官方賬號
        當前位置:首頁>克癌論壇>養生

        針灸銅人:讓千年前的智慧“活”起來

        來源:i北方新聞網  發布時間:2023-02-14  瀏覽:8308  字體【 【關閉】
         
        2017年1月18日,我國政府和世界衛生組織簽署“一帶一路”衛生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。其間,我國向世界衛生組織贈送針灸銅人雕塑,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。
        習近平主席在贈送儀式上的致辭中指出:我們要繼承好、發展好、利用好傳統醫學,用開放包容的心態促進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更好融合。
        傳統醫學歷時千年,而“傳統”的內涵,不僅包括當今切實運用著的療法與技術,還包含大量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的“周邊”,它們承載了國人的智慧、文化基因和審美情趣。針灸銅人,即是其中熠熠生輝的標志之一。
        銅人“前傳”
        提起針灸銅人,人們腦海中浮現的,可能大多是一尊布滿針灸穴位的人體模型。但其實,不是所有與穴位有關的模型都可以被稱作“針灸銅人”。
        按治療的內外而論,中醫有以中藥為代表的內治法和以針灸為主流的外治法兩大類療法。
        對于外治法來說,首先要弄清的,就是要在身體何處施行治療。古人為了能夠將總結出的有效的治療點位——也就是“腧穴”的位置記錄清晰,除了用文字進行描述外,還想到以圖畫這種更加直觀的方式來呈現。
        但是,圖畫雖然直觀,仍需要多幅進行組合,才有可能把人全身各處的腧穴全面呈現。于是,古人想到更簡便、更易于流傳的方式:把記錄腧穴的圖畫做成立體的模型。
        在1993年四川綿陽雙包山和2012年成都天回鎮老官山的兩次考古挖掘中,工作人員分別發現了小型漢代經穴漆人像。由此,我國先人制作針灸人體模型的歷史前推至約公元前2世紀。這2個古代經穴漆人像表面都附著有連續的經脈線,與《黃帝內經》的經脈循行系統部分吻合。盡管沒有直接證據說明它們的實際用途,但從一并出土的醫藥文獻、器物上可推知,其為早期針灸理論的載體。

        這樣的模型,是古人對針灸人體模型的早期探索,卻并未冠以“針灸銅人”之名。直到北宋時期,真正意義上的“針灸銅人”才登上歷史舞臺。

        緣起北宋

        北宋是我國歷史上極富風雅、注重文化發展的時期。在這樣的文化風氣之下,制定醫藥行業各種標準、規范等成為大勢所趨。
        作為醫學主流療法之一的針灸,發展至11世紀,也已是流派眾多、手法各異;而針灸體系下的經脈腧穴知識又頗為復雜,亟待規范化,以確保知識傳承和醫者施術的準確性。
        北宋天圣四年(公元1026年),宋仁宗令太醫局王惟一主持官修《銅人腧穴針灸圖經》一書,并于次年主持創鑄銅制針灸人形2座,是為“針灸銅人”的緣起。
        《圖經》的序言寫道:“古經訓詁至精,學者封執多失。傳心豈如會目,著辭不若案形,復令創鑄銅人為式。內分腑臟,旁注谿谷,井滎所會,孔穴所安,竅而達中,刻題于側,使觀者爛然而有第,疑者渙然而冰釋?!?
        換言之,正是感嘆于當時來自于典籍的知識難以被后人習得、牢記,因此,王惟一采用針灸銅人這樣的模型形象復刻、直觀映現,來傳承針砭之志。由于創鑄于天圣年間,這兩尊針灸銅人也常被稱為“天圣銅人”。
        根據王惟一對當時銅人制作設計的描繪,以及后世《齊東野語》等文獻的記載,針灸銅人應是外殼銅制的中空結構模型,里面有臟腑甚至骨骼。在銅人表面,有全身各處腧穴的小孔洞,旁邊鑄刻了腧穴的名稱,體表還有經脈刻線相連。這樣的設計有其特殊的緣故。

        針灸銅人最初的設計目的,不僅要將經穴知識落實于可見的模型,還可供學習者觀閱參照,并考驗醫者。根據文獻記載,古時會在針灸銅人表面密封黃蠟,把體表的腧穴和經脈都覆蓋起來,再在銅人中空的內部注滿液體。這樣一來,一個完美的針灸考試工具就準備完畢了。針灸科的學生或醫者,需要用針在銅人體表找尋穴位進行針刺,如果取穴準確,便會有液體流出,也就代表被考核者合格。

        失卻與風靡

        從古代對針灸銅人的記載可以想見,這樣的器物應是非常精巧而珍貴的。也許正因如此,針灸銅人未能逃離在戰亂中遺失的命運。如今,我們最古老的兩尊“天圣銅人”早已下落不明。
        其后四百多年的時間里,都沒有更多關于官方主持的針灸銅人的鑄制記錄。直至公元1443年,明英宗朱祁鎮看到當時遺存的“天圣銅人”已經晦暗無光,深感遺憾,于是下令按照此樣貌重新鑄制新的銅人,因時值正統年間,故稱為“正統銅人”。
        約100年后,明嘉靖時期,官方再次組織創鑄銅人,一尊風格獨特的“嘉靖銅人”問世。如今,“嘉靖銅人”保存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中。

        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明代“嘉靖銅人”

        不幸的是,20世紀初,“正統銅人”被俄國人劫掠,至今仍存放于圣彼得堡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,也就是冬宮?!罢y銅人”遭劫之后,一個新的針灸銅人被鑄造出來,稱為“光緒銅人”,現在是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館藏珍品。

        中國國家博物館所藏“光緒銅人”

        針灸銅人是中國醫學海外傳播過程中形制與意義較特殊的器物之一,自古至今傳至多個國家和地區,是中醫文化的重要載體,其中流傳至日本的針灸銅人影響尤其深遠。
        據文獻記載,明朝時,我國民間的針灸銅人已傳至日本,由當時的日本赴華留學生帶回日本,據傳于17世紀毀于火災。
        大概也是由于這一銅人的失卻,日本江戶時代掀起了針灸銅人仿制與創作風潮,散落于各個博物館的日本針灸銅人就有幾十個,采用了銅鑄、木刻、紙塑等多種工藝。
        由于彼時“針灸銅人”的叫法已定型,影響深遠,因此不論材質,類似銅人均稱“針灸銅人形”或“針灸胴人形”。這些產于日本的針灸銅人和我國的銅人風格十分不同。從現存的藏品可以看出,我國針灸銅人往往體態渾圓,面目慈善安詳。而日本的針灸銅人卻頗似解剖模型,體形消瘦,肋骨突出,或是受到當時西學的些許影響。
        2021年2月10日,北京故宮博物院永和宮設“誠慎仁術——清宮醫藥文物展”,塵封許久的“嘉靖銅人”重新進入公眾視野。
        2023年1月18日,中國國家博物館“智慧之光——中醫藥文化展”開幕,在精心遴選的500余件文物藏品之中,“光緒銅人”再次成為引人矚目的“明星”。
        在中醫藥文化探索創新的路上,這些可愛有趣的“針灸銅人”也許會書寫出新的歷史篇章。

        責任編輯:李輝
        關于我們 | 聯系我們 | 廣告報價 | 設為首頁 | 加入收藏
         Copyright © 2016-2020 ibeifang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. 技術支持:大旗網絡 
        商務合作:139-4719-0357 蒙ICP備18006029號-1  營業執照  網址:www.huijinlvye.com 投稿郵箱:szj@ibeifang.com.cn
        版權聲明: i 北方網版權所有,未經授權, 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,違者依法必究。   違法和不良信息 暴恐音視頻舉報 電話:156-0471-1144
       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